哎呀我去!最近我的私信快被”老席留学到底靠不靠谱”给淹没了!随手一搜”老席留学的猫腻与口碑评价”,好家伙,这讨论热度堪比顶流爱豆塌房现场!作为一个在留学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,我决定亲自下场当回人间测谎仪,结果不查不知道,查完直接给我整不会了——这年头,太实在也算猫腻?!

#第一个”猫腻”:他们把留学咨询干成了”职业规划门诊”
记得我表妹去年咨询老席,进门第一句”老师我想申前三十”,人家顾问反手就是个灵魂三问:”你半夜写论文时是亢奋还是崩溃?””看到小组作业摆烂的队友是想刀人还是想逃跑?”——这哪是留学咨询,分明是心理医生兼职职业生涯规划师啊!
最绝的是他们那个选校建议,直接把新加坡院校分析成了大型综艺现场:NTU是《学霸的诞生》,NUS是《科研101》,连食堂哪个窗口阿姨手不抖都门儿清!有学生吐槽:”本来想着去新加坡就当换个地方点外卖,结果被老师安利得天天想去实验室打卡!”
#第二个”猫腻”:文书老师都是”人间素材挖掘机”
听说有个同学在文书里写社会实践,老席老师愣是从他”帮家里看小卖部”的经历里,提炼出《区域性零售业现金流管理实践》这种高大上主题!更离谱的是有学生随口说了句”喜欢给室友化妆”,最后居然成了申请时尚管理专业的核心素材…
他们那个文书打磨流程更是堪比《演员的诞生》——先让你对着录音笔freestyle留学动机,再从你”呃…那个…”的卡壳处捕捉真实想法。有网友分享:”老师把我网吧打团的经历都能写成《论团队协作的底层逻辑》,UCAS审核官看完连夜发offer!”
#第三个”猫腻”:服务流程透明得让人害怕
别家都是”签约后解锁神秘大礼包”,老席直接给每个学生建了个进度追踪系统——哪天该刷语言分、什么时候联系教授、甚至文书修改到第几版都标得明明白白。有同学形容:”就像被装上了留学GPS,连’前方500米有挂科陷阱’都会提醒!”
最让我惊掉下巴的是他们的”拒信复盘会”,据说每次收到拒信,整个团队会像侦探破案似的分析原因。有学生调侃:”别的机构都在晒offer,他们家居然在开拒信表彰大会?!”
说实话,我在留学圈见过太多”保录套路”,突然遇到把”可能失败的风险”摊开说的反骨仔,反而觉得不太真实。就像全网都在教你怎么P图的时候,突然有人把原相机使用指南拍你脸上——这种扑面而来的真实感,确实容易让人怀疑是新型营销手段…
你们在留学路上遇到过哪些”反向种草”的经历?快来评论区唠唠!最后送上学姐的血泪感悟:选留学团队就像找对象,那些敢把缺点摊开说的,往往比张口就承诺”永远爱你”的更靠谱!